中国古生物学会天体生物学分会在南京成立
9月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天体生物学分会(筹)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一届一次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潘永信、赵国春,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宋海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赵方臣,副所长王博,以及来自全国30家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上,王博代表主办单位对代表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天体生物学作为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空间科学深度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不仅拓展了人类对生命边界的认知,也为我国深空探测和地外生命探寻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基础。
学术报告环节,潘永信、侯增谦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行星探测与地外生命痕迹探寻”“类火星环境与极端环境微生物”“冰卫星与系外行星宜居性”和“前生命演化与生命起源”等前沿主题作了精彩学术报告,系统展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与会代表交流反响热烈。
随后的集体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学科优先发展方向”和“学科教育与青年人才培养”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思路,为我国天体生物学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
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环节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万斌主持。他宣读了中国古生物学会关于同意成立天体生物学分会的批复文件,介绍了选举注意事项,并主持完成了理事会选举的全部流程。最终,经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古生物学会天体生物学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及负责人。新当选的理事长殷宗军和秘书长郝记华分别代表分会理事会和秘书处发言,郑重承诺将严格按照学会章程和分会发展目标履行好自身职责,推动分会“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发展”。宋海军代表学会宣读了贺辞,与会嘉宾共同为第一届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书。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古生物学会天体生物学分会正式成立,为我国该领域学者们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国内学者将在行星探测、地外生命探寻、极端环境微生物、冰卫星宜居性、系外行星及生命起源等国际前沿方向持续发力,为我国深空探测战略提供基础科学支撑,抢占深空探测领域基础研究制高点。
会议现场
报告人
与会代表发言讨论
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与特邀专家、学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