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条例
我会专家学者参加第三十五届国际地质大会
发布时间:2016-09-05
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近日在南非开普敦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42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本届大会于8月27日 正式拉开帷幕,会期至9月3日 为期一周,除了学术研讨和短训班外,还组织了多条会前,会中和会后大会野外地质考察,涵盖南非和周边国家的地质和地层等领域。本届大会主题是“地球科学为社会服务、基础地球科学研究、经济发展中的地球科学研究”,主题下设48个科学专题。会议期间,还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展览展示和青年教育等活动。
国际地质大会历史悠久,每四年举办一次。自1961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成立以来,它已成为展示国际地科联项目成果的首要论坛,在国际地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有“地学界奥林匹克”之称。
我国有近数十位古生物学者参加大会并做学术交流,部分学者还组织学术分会场并担任召集人和主持人。主要研讨内容包括: 早期生命起源,石炭纪地层学,二叠纪和三叠纪综合地层学和环境,侏罗纪生态危机,白垩纪海平面变化,以及新生代生物与环境变化等。我会荣誉理事沙金庚,副理事长童金南,秘书长王永栋,理事会成员王向东,沈树忠,万晓樵,巩恩普,张兴亮,以及一批知名古生物专家和青年学者等参加会议交流,野外考察等活动。
国际地质大会历史悠久,每四年举办一次。自1961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成立以来,它已成为展示国际地科联项目成果的首要论坛,在国际地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有“地学界奥林匹克”之称。
我国有近数十位古生物学者参加大会并做学术交流,部分学者还组织学术分会场并担任召集人和主持人。主要研讨内容包括: 早期生命起源,石炭纪地层学,二叠纪和三叠纪综合地层学和环境,侏罗纪生态危机,白垩纪海平面变化,以及新生代生物与环境变化等。我会荣誉理事沙金庚,副理事长童金南,秘书长王永栋,理事会成员王向东,沈树忠,万晓樵,巩恩普,张兴亮,以及一批知名古生物专家和青年学者等参加会议交流,野外考察等活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