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进展
工作进展

中国古生物学会推选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材料公示

发布时间:2019-02-24

中国古生物学会推选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材料公示

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19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科协办发组字〔20191号)文件精神和《中国古生物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实施细则》,经中国古生物学会院士候选人推选委员会评审投票,中国古生物学会推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袁训来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两位研究员作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向中国科协推荐的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根据《中国科协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现将两位候选人基本情况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网站及候选人工作单位进行公示。

公示期为201922531(五个工作日)。

若对候选人的政治、经济及品性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实名形式向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处举报。个人举报的,请提出异议依据、本人姓名和单位及电话;单位举报的请加盖单位公章,中国古生物学会负责保密。

举报电话:025-83282138

联系人:唐玉刚

邮箱:psc@nigpas.ac.cn

传真:025-83357026

袁训来:

一、基本信息

袁训来 性别 出生日期 196581

民族 出生地 安徽省望江县 党派 无党派 籍贯 安徽省望江县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员

工作单位与行政职务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通信地址及邮政编码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邮编 210008

单位电话 025-83282217

二、主要学术经历

起止年月 工 作 单 位

1983.9-1987.7 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专业 大学生

1987.9-1990.7 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1990.7-2000.1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01.1-2015.1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微体古生物学研究室主任

2016.3-现今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主任

1993.10-1993.11 美国Amoco东方石油公司合作研究人员

1995.12-1996.9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地质系合作研究人员

1999.11 -2000.1 美国哈佛大学生物系 合作研究人员

三、重要学术任()职(6项以内)

起止年月

2016.3-现今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2001-现今 中国古生物学会 常务理事

2005-现今 国际地层委员会埃迪卡拉纪地层分会 选举委员

2006-现今 《生物进化》科普杂志 主编

2017-现今 Palaeoworld 副主编

2012-现今 《古生物学报》 副主编

四、获得科技奖励或荣誉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授予部门及奖励等级 排名

2014 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协 个人

2013 埃迪卡拉纪“蓝田生物群”研究 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1

2007 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中国科学院 个人

2005 六亿年前似地衣化石 科技部,十大基础研究新闻 1

2005 中国古生物学会尹赞勋奖 中国古生物学会 个人

2005 科学中国人 中国科协 个人

2003 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 中国地质学会 个人

五、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

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

袁训来,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地球早期生命的研究。围绕“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成果。对埃迪卡拉纪距今约6亿年的“蓝田生物群”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复杂宏体真核生物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最古老的化石证据,并提出了多细胞藻类的起源和辐射模式,也是该生物群的命名者。在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地衣化石,发现了具有细胞分化的胚胎状化石,也是该生物群的命名者。在距今约9亿年的地层中发现了最古老的固氮蓝藻化石等。这些成果大部分发表在国际上和国内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如,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刊物“Science”、“Nature”、“PNAS”、“Current Biology”和“Geology”等和国内有影响力刊物“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古生物学报”等发表数十篇论文。),目前已发表科研论文(著)150余(部),专著3部。

1)是“蓝田生物群”的命名者和重要研究者。该项研究为复杂宏体真核生物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最古老的化石证据,并提出了多细胞藻类的起源和辐射模式。该化石生物群产自安徽省休宁县的埃迪卡拉系,距今约6亿年。“蓝田生物群”是我国早期生命研究领域发现的化石宝库,迄今为止,在世界其他地区还没有发现类似的化石生物群。

研究结果显示蓝田生物群中包含了24种不同类型的复杂多细胞生物化石,它们生活在浪基面之下、透光带以上,水深50200米的有氧环境。蓝田生物群及其生活的黑色页岩沉积环境组成了一个以底栖固着的复杂生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它出现在“雪球地球”事件刚刚结束之后广泛海进的第一个沉积旋回之中,在此之前的地质历史中还没有出现过,它为埃迪卡拉纪晚期以及寒武纪之后的复杂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由此提出了多细胞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模式:新元古代大冰期之前的浅海底栖生态系统是以原核生物为主体,大冰期之后,大气圈氧含量明显增加,海洋的深层水被逐渐地氧化,一些浮游的微体真核生物能够迁移到较深水的海底生活,并建立了以多细胞生物为主体的复杂生态系统。多细胞藻类和后生动物营底栖固着生活,它们有可能都是进行有性繁殖,大大提高了遗传物质的变异,并进一步导致了形态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蓝田生物群”是形态简单或微体的真核生物向体型结构复杂和形态多样性演化的重要环节,它预示着多细胞宏体生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很可能发生在较深水的安静环境中。

代表性成果之一发表在Nature上,在同期新闻栏目,早期生命研究专家格•纳波尼教授专门撰写了题为“生物此刻已然变大”的文章,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正面评述。他指出,“它们是地球上迄今最早的宏体生物”、“为早期复杂宏体生命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窗口” Narbonne, 2011, Nature, 470: 339-340)。

成果见Yuan et al.,1999, 2011, 2013; 袁训来等, 2002, 2016(专著)。

2)是“瓮安生物群”的命名者和重要研究者。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地衣化石,发现了具有细胞分化的胚胎状化石。该化石生物群产自贵州省瓮安县瓮安磷矿埃迪卡拉系,距今约6亿年。瓮安生物群是磷酸盐化保存的特异埋藏化石生物群,在世界其他地区还没有发现类似的化石生物群,其中保存的多细胞生物化石是该生物群的代表性分子。它是研究多细胞真核生物早期演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对瓮安生物群进行了长达30年的系统研究,与合作者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其中有两项成果分别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上。

第一,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最古老的地衣化石,把这类生物的最早化石记录提前了近两亿年,证实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关于最早的地衣和真菌的起源时间发生在六亿年之前的推测,同时也预示着在维管植物登陆前的两亿年间,地衣可能已经对地表岩石圈进行了改造,并成为陆地生态系统建立的先行者。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正如美国康耐尔大学的地质学家Derry教授(Derry, 2006, Science, 311,1386-1387)所述:该研究把陆生生物的化石记录大大提前了,并预示着生物在元古代就参与了地表岩石的风化过程。该成果入选2005年度中国“十大基础研究新闻”。

第二,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具细胞分化的动物胚胎状化石。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状化石因保存了精美的细胞分裂结构而闻名于世,并编写在世界各国的生物学和古生物学教科书之中。但以往学者都是通过酸蚀法从灰色磷块岩中获得化石标本,虽然它们保存精美,但结构简单,它们属于何种生物的胚胎,长期以来争议不休。该研究通过近千余片薄片观察,发现了数百余枚保存了内部微细结构的“动物胚胎”状化石。这些化石内部不仅具有以前报道的内部细胞分裂特征,而且发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内部细胞具有分化的特点。这些球状化石内部细胞分裂到数百个之后,出现了营养细胞和繁殖细胞的分化,并且繁殖细胞包裹在一个囊壳内,一直进行细胞分裂和生长,细胞数达到了数百数千个。这一特点显示了,以前文献中解释成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海绵动物等冠群动物的胚胎,以及团藻、中生粘菌虫、原生动物和硫细菌的说法都值得怀疑。从新发现的材料可以做出推断的是:它们确切地属于有细胞分化的多细胞真核生物,有可能是某种基干类群动物,或者某种多细胞真核藻类。该研究也表明,在埃迪卡拉纪,多细胞生物体内已经同时具有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化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现象,这些特征为多细胞生物进行组织分化、器官分化、以及形态多样性出现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论文在Nature发表后,得到了国内外重要科学期刊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如,Science NewsNature World NewsThe Washington PostABC等,以及国内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等。认为“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的起源时间更早,类群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这些神奇的形态像果实一样的化石显示了早期多细胞生物的演化水平”、“这些奇怪的化石也许代表动物发育的早期阶段”。

成果见:袁训来等, 2002(专著);Yuan et al., Science, 2005; Lei Chen et al., Nature, 2014

3)在新元古代早期发现了具异形胞的固氮蓝藻化石。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门类之一,蓝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早期地球大气从无氧状态逐渐演化到有氧状态,从而孕育了其他好氧生物的演化和发展。不仅如此,蓝藻中间亦有不少具备固氮能力的种类。作为组成氨基酸和核酸的基本元素之一,氮元素的吸收对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生物通常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而某些特殊类型的蓝藻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生物可吸收利用的化合态氮(氨NH3 或铵根离子NH4+ ),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氮的来源。因此,具有固氮能力的蓝藻在地球上何时出现,对理解早期生命演化过程及其地球环境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在安徽寿县新元古代刘老碑组中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蓝藻化石,命名为“大型安徽丝藻”(Anhuithrix magna)。它们是单列的丝体化石,并由一层薄的胞外胶鞘包裹。藻丝由多个细胞组成,部分营养细胞成对地出现,为横向二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些短的丝体,是母丝体断裂产生的“藻殖段”。少数球状细胞,比一般的营养细胞体积要大,是藻丝用于渡过休眠期的厚壁孢子。对比现生蓝藻的结构,研究认为大型安徽丝藻是一种具异形胞的蓝藻化石。

在现生蓝藻中,有一种能进行固氮作用的结构被称为异形胞。异形胞是一种缺乏光合结构、通常比普通营养细胞大的特化的厚壁细胞。在异形胞内含有丰富的固氮酶,是蓝藻进行固氮作用的场所。异形胞的形成是为了在原有的细胞壁外形成包被层以阻挡氧气的进入,保证异形胞内部形成微氧环境,以保护固氮酶不被失活,从而能在富氧的环境中进行固氮作用。因此具异形胞蓝藻是早期生物固氮的直接证据,也是氧气浓度升高的证据,然而它们的化石记录非常稀少且争议很大。

在比新元古代更老的古-中元古代地层(25-10亿年前)当中,也保存了大量的丝状蓝藻化石,但是它们都没有可靠的异形胞或厚壁孢子,这意味着具异形胞的蓝藻很可能起源于新元古代早期。大型安徽丝藻的发现,将最早可靠的具异形胞的蓝藻化石记录由泥盆纪(约4.1亿年前)向前推进到新元古代早期(10-7.2亿年前),提供了早期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证据。

成果见:Pang Ke et al., Current Biology, 2018

六、10篇册(以内)代表性论文和著作列表

论文:作者(按原排序),发表年份,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卷期和页码

著作:作者(按原排序),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出版地,页码

1. Yuan Xunlai and H.J. Hofmann. 1998. New microfossils from the Neoproterozoic (Sinian) Doushantuo Formation,Wengan,GuizhouProvince, southwesternChina. Alcheringa, 22(3): 189-222.

2. Yuan Xunlai, Li Jun, andCao Ruiji.1999. Adiverse metaphyte assemblage from the Neoproterozoic black shales ofSouth China. Lethaia, 32(2): 143-155.

3. 袁训来, 肖书海, 尹磊明, A.H. Knoll, 周传明, 穆西南. 陡山沱期生物群: 早期动物辐射前夕的生命.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合肥. 1-171.(专著)

4. Xiao Shuhai*, Bao Huiming, Wang Haifeng, A. J. Kaufman, Zhou Chuanming, Li Guoxiang, Yuan Xunlai*, and Ling Hongfei. 2004. The Neoproterozoic Quruqtagh Group in eastern Chinese Tianshan: evidence for a post-Marinoan glaciation. Precambrian Research, 130(1-4): 1-26.(共同通讯作者)

5. Yuan Xunlai, Xiao Shuhai, and T.N.,Taylor. 2005. Lichen-like symbiosis 600 million years ago. Science, 308(5724): 1017-1020.

6. Yuan Xunlai, Chen Zhe, Xiao Shuhai, Zhou Chuanming, and Hua Hong. 2011: An early Ediacaran assemblage of macroscopic and morphologically differentiated eukaryotes. Nature, 470: 390-393.

7. Yuan Xunlai, Chen Zhe, Xiao Shuhai, Wan Bin, Guan Chengguo, Wang Wei, Zhou Chuanming, and Hua Hong. 2013. The Lantian biota: A new window onto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8(7): 701-707.(袁训来, , 肖书海, , 关成国, , 周传明, . 2012. 蓝田生物群: 一个认识多细胞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新窗. 科学通报, 57(34): 3219-3227

8. Chen Lei, Xiao Shuhai*, Pang Ke, Zhou Chuanming, and Yuan Xunlai*. 2014.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germ-soma separation in Ediacaran animal embryo-like fossils. Nature, 516: 238-242.(共同通讯作者)

9. 袁训来, , 关成国, , 周传明, 肖书海, , , , . 蓝田生物群.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上海. 1-135.(专著)

10. Pang Ke, Tang Qing, Chen Lei, Wan Bin, Niu Changtai, Yuan Xunlai*, and Xiao Shuhai*. 2018. Nitrogen-fixing heterocystous cyanobacteria in the Tonian Period. Current Biology, 28(4): 616-622. (共同通讯作者)

邓涛:

一、基本信息

性别 出生年月日 1963627

提名人 民族

出生地 四川宜宾 党派 中共 籍贯 四川江安

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员

工作单位与行政职务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通信地址及邮政编码 北京市西城区西外大街142 100044

单位电话 010-68354669 联系电话 010-88369428

二、主要学术经历

起止年月 工 作 单 位

1980.09~

1984.07 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 理学学士

1984.07~

1994.08 西南石油学院地质系 助教 讲师工学硕士

1994.09~

1997.07 西北大学地质系 理学博士

1997.07~

1999.07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博士后

1997.07~

2001.0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1.03

至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

三、重要学术任()职(6项以内)

起止年月

2013至今 中国古生物学会 副理事长

2013至今 全国地层委员会 常委

2015至今 青藏高原研究会 常务理事

2007至今 古脊椎动物学报 副主编

2007至今 生物进化 副主编

2017至今 第四纪研究 副主编

四、获得科技奖励或荣誉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授予部门及奖励等级

2000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2011 中国科学杰出创新人物 科学网

2013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人社部

2015 政府特殊津贴 国务院

2015 十大科学传播人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2018 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 中国古生物学会

五、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

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

邓涛研究员的科研工作聚焦于晚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化石、陆相沉积地层和气候环境演变方面,研究领域涉及哺乳动物系统演化、功能形态、生物地层、生物地理、化石埋藏、生物地球化学、古地磁和古环境,尤其关注东亚晚新生代的奇蹄类哺乳动物、陆相地层框架、古生态系统变迁、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通过深入研究,他不仅在系统古生物学和生物地层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还提供了更多的证据阐明青藏高原在晚新生代的强烈隆升及其对气候环境演变的巨大影响。着重研究了晚新生代的奇蹄类化石,特别是记述了大量新近纪的犀科和马科化石新材料,对分类沿革进行了详细修订,并建立系统发育关系。对中国的新近纪地层进行了综合研究,在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年代地层框架的建立方面取得新的成果,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与欧洲哺乳动物群对比的精细程度。应用古生态学方法和釉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演变,深入讨论了一些哺乳动物在中国出现、扩散和分布的气候环境背景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为古气候恢复和古环境重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他连续多次主持重要科研项目,其中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3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目前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项目。至今共发表学术论著2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超过100篇。

1)晚新生代奇蹄类哺乳动物演化的全面深入研究

对中国所发现的真马化石进行了全面修订,确立了真马化石的性状极性,建立了详细的系统演化谱系。根据广布于欧亚大陆各个地点的剖面分析,证明真马的首次出现恰好位于2.58 Ma的第四纪下限,与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同时,而其中的全球气候转寒事件正是真马扩散的背景因素。对在西藏阿里地区札达盆地上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三趾马骨架化石进行运动功能分析,从而重建其生态环境,并据此恢复了青藏高原在460万年前已达4000的古海拔高度,由此证明西藏南部至少在上新世中期已经达到现在的高度。对中国新近纪的犀科化石进行高水准、高效率、无间断的系统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涉及犀科化石各个方面的论文,其中大多数发表在国际古生物学的前沿杂志上。记述了大量产自中国各地的犀科化石新材料,建立起它们的演化谱系,进一步提高了对犀类系统发育关系的认识。在中国首次发现了一些欧洲犀科化石的代表属种,进一步证明中中新世一些犀类从欧洲向亚洲的迁徙和扩散。发表了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西部高海拔的札达盆地发现的已知最原始的披毛犀,证明冰期动物群的一些成员在第四纪之前已经在青藏高原上演化发展。冬季严寒的高海拔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群的起源地,使它们形成对冰期气候的预适应,此后成功地扩展到欧亚大陆北部的干冷草原地带。这一新的发现推翻了冰期动物起源于北极圈的假说,证明青藏高原才是它们最初的演化中心。

2)中国新近纪陆相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框架的完善与提高

着重开展了适应国际对比要求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年代地层学工作,在多个地点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新近纪陆相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序列,积累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和地层信息,通过各地区新近纪陆相地层和哺乳动物化石的对比,完善和细化了中国新近纪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框架。在现代地层学的原则下对中国新近纪原有的哺乳动物分期进行了厘定和深化,确定了对应的年代地层系统分阶的含义,并提出了各阶的底界层型候选剖面。在精确的古地磁和同位素测年手段的支持下,使中国新近纪哺乳动物的研究能在构建亚洲生物年代框架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与欧洲和北美的地层系统对比,为建立全球陆相新近纪生物年代地层框架做出贡献。在充分利用古地磁地层学取得的大量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分期之间的界线进行了准确的校正和定年,使中国的新近纪哺乳动物分期变得更加精细。中国的新近纪生物地层系统已被国内外的权威专著作为亚洲的标准予以采用,也为国内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广泛引用。

3)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生存环境和气候背景的创新性探索

以哺乳动物化石的生态类型和适应性状为指示,引入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同位素分析的方法,全面探索了中国晚新生代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分析了中国三趾马动物群化石的釉质碳同位素组成,其结果显示中国西部在晚中新世和早上新世是以C3草本植物为特征的温带草原,并非以C4植物占优势的稀树草原。详细讨论了马属化石在中国出现、扩散和分布的气候环境背景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阐明了普氏野马的迁徙活动受东亚季风时空演变控制的规律。利用对气候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的哺乳动物化石重建其生活时期的陆地生态系统特征,进而推断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判断出自新近纪开始,中国的古地貌和气候条件自西向东已发生强烈的分异。通过对不同动物群所代表的生态特征的分析,恢复了临夏盆地晚新生代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利用岩石学、碳同位素、古植物、分类组成、哺乳动物分异度、群落线(cenogram)和动物群相似度等方面的证据,进行了三趾马动物群生活环境的洲际对比。

六、10篇册(以内)代表性论文和著作列表

论文:作者(按原排序),发表年份,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卷期和页码

著作:作者(按原排序),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成举办地,页码

1. Deng T, Wang X M, Wu F X, Wang Y, Li Q, Wang S Q, Hou S K, 2019. Review: implications of vertebrate fossils for paleo-elevat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s, 174(1): 58-69.

2. Deng T, Ding L, 2015. Paleo-altimetry reconstruct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rogress and contradic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4): 468-488.

3. Deng T, Hanta R, Jintasakul P, 2013. A new species of Aceratherium (Rhinocerotidae, Perissodactyla) from the Late Miocene of Nakhon Ratchasima, northeasternThailand.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3(4): 977-985.

4. Deng T, Li Q, Tseng Z J, Takeuchi G T, Wang Y, Xie G P, Wang S Q, Hou S K, Wang X M, 2012. Locomotive implication of a Pliocene three-toed horse skeleton fromTibetand its paleo-altimetry significance. Proceedings of theNationalAcademyof Sciences of the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9(19): 7374-7378.

5. Deng T, Wang X M, Fortelius M, Li Q, Wang Y, Tseng Z J, Takeuchi G T, Saylor J E, Säilä L K, Xie G P, 2011. Out ofTibet: Pliocene woolly rhino suggests high-plateau origin of Ice Age megaherbivores. Science, 333: 1285-1288.

6. Deng T, 2008. A new elasmothere (Perissodactyla, Rhinocerotidae) from the Late Miocene of theLinxiaBasininGansu,China. Geobios, 41(6): 719-728.

7. Deng Tao, 2007. Skull of Parelasmotherium (Perissodactyla, Rhinocerotidae) from the Upper Miocene in theLinxiaBasin(Gansu,Ch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7(2): 467-475.

8. Deng T, 2006. Paleoecological comparison between Late Miocene localities ofChinaandGreecebased on Hipparion faunas. Geodiversitas, 28(3): 499-516.

9. Deng T, 2005. New discovery of Iranotherium morgani (Perissodactyla, Rhinocerotidae) from the Late Miocene of theLinxiaBasininGansu,Chinaand its sexual dimorphism.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5(2): 442-450.

10. Deng T, 2004. A new species of the rhinoceros Alicornops from the Middle Miocene of the Linxia Basin, Gansu, China. Palaeontology, 47(6): 1427-1439.

附件下载:

Copyright © 中国古生物学会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编:210008

电话:025-83282138 传真:025-83357026 E-mail: psc@nigpas.ac.cn

苏ICP备1603668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139号